有人說看到白色的孔雀開屏, 能帶来好運!
祝大家天天好運!事事顺心!
2012年1月15日 星期日
2012年1月14日 星期六
30隻日本黃蜂3小時內屠殺3萬隻歐洲蜜蜂
《國家地理頻道》拍攝了一段名為《來自地獄的大黃蜂》(Hornets From Hell)的影片,影片中可以看到30隻日本大黃蜂為了得到歐洲蜜蜂的幼蟲,大舉進攻蜂巢。由於歐洲蜜蜂並非在大黃蜂圍繞的情況下成長,缺少了應對方法,3小時內3萬隻歐洲蜜蜂就被屠殺殆盡。
大黃蜂的體積一般比蜜蜂大4倍,可以每小時25英里的速度飛行。它們攻擊蜜蜂是為了捕捉蜂巢內的幼蟲,將幼蟲的頭、手、腳及翼切除,製成「肉球」,再拿回給黃蜂幼蟲食用。
大黃蜂的體積一般比蜜蜂大4倍,可以每小時25英里的速度飛行。它們攻擊蜜蜂是為了捕捉蜂巢內的幼蟲,將幼蟲的頭、手、腳及翼切除,製成「肉球」,再拿回給黃蜂幼蟲食用。
摘錄自 蘋果日報
2012年1月12日 星期四
全球最漂亮的十種珊瑚
海洋是我們的世界最漂亮的一部分,海洋美得讓人窒息,
它充滿生機,色彩鮮豔,處處都是誘人的藝術。絢爛的深海水,
可愛的魚,驚豔的珊瑚、軟體動物,色彩鮮明的海洋動物吸引了!
無數熱愛自然的人和攝影師深入海底,
只為一睹這世上精彩、漂亮的一部分。
1. 燈泡海鞘(學名:Clavelina Lepadiformis)
燈泡海鞘是一種殖民地的海鞘,從透明的外衣可以看見!
其內部黃色和白色的器官,看起來就像一個燈泡,燈泡海鞘的名字就這麼來的。 它們大多是沿著挪威海岸被發現的,
但其廣泛分佈在大西洋、北海、英吉利海峽和地中海。 它們常鬆散地擠在一起,其形狀是圓柱形,長 4 釐米, 嚴冬猛長,夏天復活。
其內部黃色和白色的器官,看起來就像一個燈泡,燈泡海鞘的名字就這麼來的。 它們大多是沿著挪威海岸被發現的,
但其廣泛分佈在大西洋、北海、英吉利海峽和地中海。 它們常鬆散地擠在一起,其形狀是圓柱形,長 4 釐米, 嚴冬猛長,夏天復活。
2. 聖誕樹蠕蟲(學名:Spirobranchus Giganteus! )
誕樹蠕蟲很小,是管蟲的一種。
這些迷人的珊瑚有很多顏色,黃的、橙的、藍的、白的都有,
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的熱帶海洋。 這種蠕蟲的彩色螺旋其實是高密度呼吸結構, 它沒有專門為運動和游泳的附屬肢體,所以不能游到管子外面去。 它們有兩個很漂亮的冠,讓它們看起來像聖誕樹,也因此而得名。 這些冠其實是它們的嘴,很敏感,
即使是影子它們也會馬上有反應。
管就是它們的家。
3. 氣泡珊瑚(學名: Plerogyra Sinuosa)
氣泡珊瑚很漂亮,不動的水都會出現很多氣泡,氣泡珊瑚的名就是這麼來的。
它們膨脹和擴張都需要光, 白天張開時,看起來很像氣泡、珍珠或葡萄。 洩氣時可以看見它們有一個硬的骨架。
這些珊瑚都非常脆弱,一碰就碎,在處理和收集它們時一定要小心它們的觸鬚。 氣泡珊瑚主要分佈在紅海、印度洋和太平洋。
4. 八字腦珊瑚(學名:Trachyphyllia Geoffroyi)
八字腦珊瑚有橢圓形的沉重的框架,帶著一個圓錐形底盤。 也被稱為疊腦珊瑚或坑珊瑚,它們是大的水螅體珊瑚蟲。 這種漂亮的珊瑚有紅的、黃的、棕色的、綠的、藍的。 它們的形狀像數字 8 或一個時鐘。
它們約長 80 毫米 ,有 2、3 個嘴巴。
通過光合作用生存,不需要餵食。 紅色的比綠色的需要的光線要少。 我們很容易收集這樣的珊瑚,因為它們喜歡貼著珊瑚礁、 貝殼和死珊瑚上。
5. 杯狀珊瑚(學名:Dendrophyllidae)
杯狀珊瑚是產自深海的美麗珊瑚。
它們不是長在礁石上的物種,是靠浮游動物為生。
它們半透明的觸鬚,杯狀珊瑚作為海洋之花而廣為人知,
也因為其鮮豔的色彩和形狀而出名。
它們最常見的形狀是杯子和盤子。
6. 皮革蘑菇珊瑚(學名:Sarcophtyton)
皮革蘑菇珊瑚屬於軟珊瑚科,其他常見的名字有綠毒蕈珊瑚、傘珊瑚、象耳皮革珊瑚。
跟其它珊瑚一樣,它們也有很多顏色,包括棕色、奶油色和深紅色。
這種好看的蘑菇珊瑚看起來像摺疊的皮革, 晚上和在水裡吃東西的時候,它們會露出花梗狀的觸鬚。 它們是海洋動物的殖民地,而海洋生物則為它們提供養分。
7. 手指珊瑚(學名:Porites Compressa)
手指珊瑚是長得像手指的好看的珊瑚,有很多名字,比如手指皮革珊瑚、
諾比手指珊瑚、魔鬼之手珊瑚、甘藍皮革珊瑚等等。
它們有多種顏色,比如棕色、褐色、黃色、綠色、粉紅色和灰色。 它們本來屬於印度洋和太平洋。 這些獨特的珊瑚有 1 ~ 2 英吋那麼大。 它們從一種藻類中吸取營養,而這種藻類則是駐紮在這種珊瑚裡面,透過光合作用生存。
它們也從微小的浮游生物吸取營養。 它們的樣子主要取決於洋流的強弱。
8. 雞毛撢子蠕蟲/管居蠕蟲 (學名:Sabellestarte cf. sanctijosephi)
誰會相信這些漂亮鮮豔的羽毛是一種蠕蟲,叫做雞毛撢子蠕蟲?
雞毛撢子蠕蟲像一個老式的雞毛撢子,
除了頭部,其它部位都在一個沉積著沙子的管裡。
蠕蟲頭部的管子有兩個冠,是供它呼吸和進食的器官。
這些藏在管裡的東西很小,但很敏感,能察覺出危險。
漂亮的紅色、橙色或棕色的海綿遊蕩在蠕蟲周圍,也為其增添了幾分美意。
9. 虎耳菇(學名:Clavulariidae)
這些蘑菇就像畫家顏料盤裡的顏料散佈在海洋, 它們有迷人的色彩,紅色、橙色、紫色和綠色。 紅色的虎耳菇是最稀有的,也是最珍貴的。 不同顏色的虎耳菇需要不同的照料。 綠色虎耳菇是蘑菇珊瑚的一種,其表面有斑點,是充滿活力的那種綠色。 大西洋和加勒比的綠色虎耳菇歸類為弗羅里達虎耳菇, 太平洋的綠色虎耳菇則歸類為尤瑪虎耳菇。 綠色虎耳菇是慢慢變硬的硬質蘑菇。
橙色虎耳菇相對數量比較多。
尤瑪虎耳菇分佈在太平洋和印度洋,弗羅里達虎耳菇則分佈在加勒比。
紅色虎耳菇更具異國情調, 更珍貴,美觀而豔麗。
它們很敏感,且不如其它種類的珊瑚那麼硬。
處理它們時一定要小心,紅色虎耳菇很細小的扯傷也會導致細菌感染。
10. 丁香水螅體(學名:Metarhodactis sp. Ricordia sp.)
丁香水螅體也被稱為手套水螅體,有八根觸鬚。 這些驚豔的水螅體分佈在印度洋和太平洋, 有棕色、紅色、粉色、白色和綠色。
小的是丁香水螅體,而大的通常被當做手套水螅體。 無論大小,它們都有八根觸鬚。
它們靠碘、糠蝦蝦、浮游微生物和微量元素為生。
通常成群結隊,需要中等量的光線。
它們在珊瑚礁和石頭上能夠迅速地發展生長。
2012年1月4日 星期三
海底火山 生機勃勃
南極
英國牛津大學和南安普敦大學研究人員,近來在南極南冰洋海床發現24種新物種。該海床深2400 公尺,還有座海底火山,噴發的火山灰達攝氏 380 度;由於海水溫度很低,數百公尺外水溫便降至攝氏 20 度。此次發現的新物種包括海葵與藤壺;從未見過的新品種章魚;喜群聚、16 公分長的雪蟹等。
科學家發現,這些新物種以分解火山灰作為氧分來源,且能生存於高溫環境,對於研究物種起源頗有幫助。
圖╱翻攝英國《每日郵報》(http://goo.gl/5v9On)
2012年1月2日 星期一
新發現 無腦無臉魚
英國
英國蘇格蘭海事局日前發表 2011 年度海洋生物調查報告,在 5180 平方公里的蘇格蘭海域發現多種罕見海洋生物,包括東北方奧克尼島外海發現「無腦無臉」史前文昌魚(Amphioxus),諾斯角海域發現最大的馬貽貝(Horse Mussel)棲息地,此生物可存活近 50 年。有 10 支像羽毛般的北方海羊齒(Northern Feather Star),及西海岸發現極罕見、長度可達 48 公分的火焰貝(Flame Shell),其觸手可貼附每粒海砂。
圖╱法新社
北方海羊齒
史前文昌魚
馬貽貝
火焰貝
摘錄自 蘋果日報
彩虹相映 吼海鵰越瀑布
達人語:
新竹市立動物園園長洪明仕指出,照片為一隻飛越瀑布上空的吼海鵰,與背後的彩虹形成美麗的圖畫,吼海鵰以魚類為食,喜歡在水域附近活動,生性兇猛,因動作敏捷、視力銳利,羽毛又有防水功能,碰水較不會浸濕、影響飛行,捕捉魚類功夫了得,因而又稱為非洲魚鷹。
吼海鵰屬大型鳥類,雌性體形比雄性大,雄性展翅約長 2 公尺,雌性展翅則可超過 2.4 公尺,外型獨特,喙部呈鮮豔黃色,頭部、胸部和尾部為雪白色,全身大多呈棕色,強有力的翅膀則呈黑色。
吼海鵰屬大型鳥類,雌性體形比雄性大,雄性展翅約長 2 公尺,雌性展翅則可超過 2.4 公尺,外型獨特,喙部呈鮮豔黃色,頭部、胸部和尾部為雪白色,全身大多呈棕色,強有力的翅膀則呈黑色。
文╱楊惠琪
圖╱英國《每日電訊報》
圖╱英國《每日電訊報》
吼海鵰 小檔案
學名:Haliaeetus vocifer
體形:體長 63 ~ 75 公分,體重 2 ~ 3.6 公斤
特徵:頭部、前胸及尾部為白色,其餘部分以棕色居多,喙呈黃色
分布: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陸
資料來源:新竹市立動物園園長洪明仕
體形:體長 63 ~ 75 公分,體重 2 ~ 3.6 公斤
特徵:頭部、前胸及尾部為白色,其餘部分以棕色居多,喙呈黃色
分布: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陸
資料來源:新竹市立動物園園長洪明仕
摘錄自 蘋果日報《愛地球》專欄
一見你就笑 動物喜迎新年
達人語:
新竹市立動物園長洪明仕表示,動物本來就有多種表情,但不一定是如人類所認知的喜怒哀樂。圖中這四種動物中,獼猴與人類基因較接近,可能真是因遇到開心事物而笑,但獼猴此種張嘴動作也可能是因受驚嚇而產生的表情。其他動物如樹蛙、刺蝟、鯊魚,可能只是在嘴巴張開或擴大之際,被攝影師以連拍方式捕捉到彷若微笑表情,這三種動物應只是無意識的張嘴等動作,民眾會心一笑即可,不用太過認真解讀。
文╱施春美
文╱施春美
圖╱英國《每日郵報》
老爺樹蛙 小檔案
學名:Litoria caerulea
體型:體長 10 公分
特徵:體色棕綠色至綠色,腹部為白色
分布:澳大利亞東部和北部
體型:體長 10 公分
特徵:體色棕綠色至綠色,腹部為白色
分布:澳大利亞東部和北部
歐洲刺蝟 小檔案
學名:Erinaceus europaeus
體型:體長約 20 ~ 30 公分
特徵:深棕色體毛、嗅覺敏銳、下門齒發達
分布:歐洲溫帶林一帶
體型:體長約 20 ~ 30 公分
特徵:深棕色體毛、嗅覺敏銳、下門齒發達
分布:歐洲溫帶林一帶
污翅白眼鮫 小檔案
學名:Carcharhinus melanopterus
體型:體長約 160 公分
特徵:身體上半部灰色,背鰭頂端為黑色
分布:印度、西太平洋海域
體型:體長約 160 公分
特徵:身體上半部灰色,背鰭頂端為黑色
分布:印度、西太平洋海域
巴巴利亞獼猴 小檔案
學名:Macaca sylvanus
體型:體長 45 ~ 60 公分
特徵:體色為灰色至棕灰色,尾巴很短
分布:北非摩洛哥及阿爾及利亞
體型:體長 45 ~ 60 公分
特徵:體色為灰色至棕灰色,尾巴很短
分布:北非摩洛哥及阿爾及利亞
資料來源:洪明仕
摘錄自 蘋果日報《愛地球》專欄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