達人語:
新竹市立動物園園長洪明仕表示,短尾斑袋貂簡稱「斑袋貂」,為有袋類動物的成員,平時以植物的果實及嫩葉為食,但也會捕食小型鳥類及爬蟲類。屬於夜行性動物的斑袋貂,白天不容易發現,而其體色相當多變,成熟的雄性通常為棕黃色並雜有白斑,雌性則多為白色,但雄性也偶有白色的個體。
常被當寵物養
斑袋貂因性情溫和,經常被當作寵物繁殖飼養。然而在新幾內亞,斑袋貂為當地的原住民的傳統食物,毛皮也是製帽及衣飾的材料,加上森林砍伐及採礦破壞棲地,是易受威脅的保育類野生物種。
文╱陳威廷.圖╱英國《每日郵報》
文╱陳威廷.圖╱英國《每日郵報》
短尾斑袋貂小檔案
學名:Spilocuscus maculatus
體型:體長 40 ~ 60 公分、體重 2 ~ 5 公斤
特徵:體色多變、頭圓耳小皮毛厚軟、尾尖內側有鱗片
分布:新幾內亞及澳洲局部地區
資料來源:洪明仕
體型:體長 40 ~ 60 公分、體重 2 ~ 5 公斤
特徵:體色多變、頭圓耳小皮毛厚軟、尾尖內側有鱗片
分布:新幾內亞及澳洲局部地區
資料來源:洪明仕
摘錄自 蘋果日報《愛地球》專欄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